99 | 0 | 25 |
下载次数 | 被引频次 | 阅读次数 |
马克思主义在阐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时,既论证了被卷入工业化大生产的农业农村,又指出农民被剥夺成为产业工人的历史真相,科学预见未来社会“三农”的发展图景。列宁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,在解决本国农业生产水平低、农村欠发展、农民贫穷的问题时,大胆探索新理论新措施,引导“三农”走上了集约化、合作化的道路。中国依据独特的国情,始终把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,改革创新,构建和完善“三农”基本制度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推动农业农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,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“三农”理论,开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国样本。
Abstract:[1]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.列宁全集:第二十六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7:58.
[2]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.马克思恩格斯选集:第三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2:1002.
[3]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.马克思恩格斯选集:第一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2:31.
[4]马克思.资本论:第三卷[M].郭大力,王亚楠译.上海:上海三联书店,2009:586.
[5][6][7][8][9]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.马克思恩格斯全集:第二十三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72:786、797、799、792、793.
[10]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.马克思恩格斯选集:第二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2:293.
[11]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.马克思恩格斯全集:第四十四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1:855.
[12]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.马克思恩格斯选集:第一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2:400.
[13]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.马克思恩格斯选集:第二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5:630.
[14]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.马克思恩格斯选集:第三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2:176.
[15]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.马克思恩格斯选集:第一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2:305.
[16]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.列宁全集:第十七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7:185.
[17][18]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.列宁全集:第三十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7:136、137.
[19]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.列宁选集:第四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2:773.
[20]毛泽东.毛泽东选集:第一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1:16.
[21][22][23]毛泽东.毛泽东选集:第二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1:603、605、643.
[24]毛泽东.毛泽东选集:第三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1:929.
[25][26]毛泽东.毛泽东选集:第四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1:1188、1477.
[27]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.毛泽东文集:第六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9:436.
[28]王淑娟,李剑波,杨鹏.习近平关于“三农”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、内涵要义与实践指向[J].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3(4):3-5.
[29][30]邓小平.邓小平文选.第二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3:275、276.
[31]胡锦涛.胡锦涛文选.第二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6:248.
[32]习近平.论“三农”工作[M].北京:中央文献出版社,2022:310.
[33]史乃聚,杨卓,李海源.析乡村振兴战略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[J].智库理论与实践,2022,7(6):166-175.
[34][35][36][37]习近平.论“三农”工作[M].北京:中央文献出版社,2022:310、250、232、229.
基本信息:
DOI:
中图分类号:F320
引用信息:
[1]王苏琪.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式“三农”理论的发展脉络[J].农村·农业·农民,2025,No.643(01):20-24.
基金信息:
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(2021BKS017)